选择语言:
News 产业资讯

日本半导体设备出货“大起大落”的背后

日期: 2020/5/28 10:56:26
浏览次数: 36

半导体设备市场,处于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的上游。无论是IDMFabless,还是Foundry,芯片元器件都要通过工厂制造才能体现出其现实价值和市场需求情况,而无论是制造,还是封测,都必须依赖相应的半导体设备。因此,半导体设备市场的出货和销售额,能够很客观地反映出芯片元器件市场的景气程度,泡沫较少,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而从刚刚过去的4月份来看,以日本和美国为代表的全球半导体设备出货量都很乐观,总体来看,延续着2019 下半年以来的复苏势头。


据日本半导体制造装置协会(SEAJ)初步统计,今年4月,日本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大增16.4%,连续第5个月增长,创17个月来最大增幅、销售额创19个月来(2018年9月以来)新高。2020年1-4月间,日本半导体设备累计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9.6%。


SEAJ在今年1月公布的预测报告指出,因期待存储器厂商的投资将回温,预估2020年度(2020年4月-2021年3月)日制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将年增8.0%,至2兆2,311亿日元、优于前次(2019年7月)预估的2兆2,079亿日元;2021年度有望重回两位数增长,预估将年增12.0%,至2兆4,988亿日元、优于前次预估的2兆3,712亿日元。2018年度-2021年度的年均复合成长率(CAGR)预估为3.6%、高于前次预估的1.8%。


可见,进入2020年以来,日本的半导体设备出货非常喜人,且看上去全年无忧。


与此同时,另一大半导体设备出货地区——美国的情况也类似。据SEMI统计,4月份北美半导体设备制造商总营收为22.6亿美元,比3月份的22.1亿美元增长2.2%,比2019年4月的19.3亿美元增长17.2%。这已经是美国市场连续7个月保持在20亿美元之上。


SEMI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北美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的销售额分别为23.4亿美元和23.7亿美元,前3个月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2.9%、26.2%和20.1%。


从日本和美国的半导体设备出货情况来看,销售增长稳步提升,而且今年后半段的增长情况也比较乐观。


这一态势也是2019下半年的延续

 

据SEMI统计,2019年7月,北美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出货金额为20.34亿美元,较6月的20.26亿美元增加0.4%,恢复增长态势,虽然较2018年同期减少14.5%,但已连续3个月维持20亿美元水平。随后的9月,北美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出货金额为19.6亿美元,较8月的20亿美元减少2.4%,在7月恢复增长之后,出现了反复。但到了10月,出货金额达到21.1亿美元,较9月的19.6亿美元上升了7.7%,与2018年同期20.3亿美元相比,上升了3.9%。可见,临近2019年底,市场需求明显旺盛起来。


不过,与北美不同,日本半导体设备出货情况在2019下半年没有出现好转。据SEAJ统计,2019年11月,日本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较2018年同期萎缩9.6%,连续第10个月陷入萎缩,不过减幅小于前一个月(2019年10月、年减9.7%),并连续第5个月呈现缩小态势。


2019年1-11月,日本半导体设备累计销售额较2018年同期下滑13.8%。日本主要半导体设备厂商包括东京威力科创(TEL、Tokyo Electron Limited)、Advantest、Screen Holdings、Nikon和Canon。


总体来看,COVID-19疫情对全球半导体制造业的扩张和发展似乎并不像人们对2020全年整个半导体业那么悲观,因为,各大市场统计机构都预测今年半导体业同比增长为负,而处于上游的半导体设备市场,最起码主要出货地区——日本和美国的销售前景看好。


另外,国际贸易限制似乎对全球的半导体设备,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半导体制造的影响也有限,似乎只与全球芯片元器件的整体行情直接相关。这就像SEMI总裁兼首席执行官Ajit Manocha说的:虽然COVID-19疫情和国际贸易限制带来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但半导体设备行业在特殊情况下的表现依然良好。


不过,与今年上半年前4个月的形势大体一致有所不同,日本和北美半导体设备市场在2019下半年的情势差别很大,如前文所述,与2019上半年相比,北美明显转好,而日本就差很多,一直到11月,出货还是萎缩状态,不过减幅连续5个月呈现缩小态势,这说明日本也在好转,只不过没有北美那么快速。为何如此?还得从全球半导体设备供需两端情况来看。


美日厂商各有强项

 

据Gartner统计,全球规模以上晶圆加工设备商共计58家,其中日本的企业最多,达到 21 家,占36%,其次是欧洲13家、北美10家、韩国7家,中国大陆仅4家,占比不到7%。而综合晶圆前后道加工,以及封测设备来看,北美和日本则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

具体来看,半导体设备是一个高度垄断的市场。根据各细分设备市场占有率统计数据,在光刻机、PVD、刻蚀机、氧化/扩散设备上,前三家设备商的总市占率都达 90%以上,而且行业龙头都能占据一半左右的市场,所以,要想在半导体装备市场中分一杯羹,就必须在细分领域能够做到全球前三。


就晶圆处理设备而言,美国实力非常强劲,在全球晶圆处理设备供应商前5名中,美国就占据了3席,分别是排名第一的应用材料(AMAT),市占率19%左右;第二的Lam Research,市占率13%左右;以及排名第5的KLA,市占率6%左右。


具体而言,晶圆处理设备中,几个主要工序的设备也都基本处于行业龙头的高度垄断之中。其中,在PVD领域,应用材料公司占据了近 85%的市场份额,CVD占30%;刻蚀设备方面,Lam Research最多,市占率达53%,而KLA在半导体光学检测领域,全球市占居冠。在各个领域中,前三大巨头的市场份额相加均超过70%。


应用材料可以说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公司了,产品横跨CVD、 PVD、刻蚀、CMP、RTP等除光刻机外的几乎所有半导体设备。


日本方面,从半导体设备细分领域来看,市场份额超过50%的半导体设备种类当中,日本就有10种之多。


日本企业占全球半导体设备总体市场份额高达37%。在电子束描画设备、涂布/显影设备、清洗设备、氧化炉、减压CVD设备等重要前端设备、以划片机为代表的重要后道封装设备和以探针器为代表的重要测试设备环节,日本企业竞争力非常强。


在前道15类关键设备中,日本企业平均市场份额为38%,在6类产品中市场份额占比超越40%,在电子束,涂布显影设备市场份额超过90%;在后道9类关键设备中,日本企业平均市场份额为41%,在划片,成型,探针的市场份额都超过50%。


总体来看,美国在晶圆加工的前道设备方面,整体实力还是要强于日本的,而日本的封测设备综合实力显得更胜一筹。


下图所示为2019年全球排名前15的半导体设备厂商(单位:百万美元)。

日本半导体设备出货“大起大落”的背后



从图中也可以看出,美国厂商4家,日本厂商8家,日本虽然在数量上有优势,但在总体市场率方面,特别是排名前5厂商的数量,处于劣势。这样看来,美国的半导体设备似乎更受欢迎。



半导体设备消费端

 

而从半导体设备消费端来看,近几年销售额前三大地区分别是韩国、中国台湾和大陆。从半导体设备销售情况来看,从2014 年开始,北美半导体设备投资逐年减少,日本基本维持稳定,整个半导体制造的产能转移到了韩国、中国台湾和大陆三地。另外,从这三个地区市场份额占比来看,中国大陆买家买下了全球 15%的半导体设备,市场份额提升了近一倍,且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状态。

最新统计显示,在2019年,中国台湾是全球半导体设备的最大消费市场,中国大陆排名第二,韩国掉到第三。


中国台湾的半导体设备消费主要来自于台积电,特别是其5nm和7nm制程设备采购数量和金额很大,而相应的最先进晶圆加工前道设备,主要还是来自于美国厂商,日本厂商是次选。


而中国大陆的情况较为复杂,对半导体设备的需求量很大,但档次也有较大差异。


总结


据SEMI统计,2019年全球晶圆处理设备销售额下降6%,其他前段设备销售额则出现9%的增长。而组装、封装以及测试设备的销售表现不如预期,分别下降了27%和11%。

以上数字,似乎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晶圆加工前道设备综合实力更强的美国厂商,为什么会在2019下半年快速回暖,实现正增长,而封测设备综合实力更强的日本厂商却在同一时间段内依然处于萎缩态势(当然,减幅呈逐月下降态势)。


而经过半年的恢复期,进入2020年以后,全球半导体业全面回暖,这样,无论是日本,还是美国,半导体设备出货都呈现出增长态势,且受疫情和国际贸易限制的影响较小。


文章来源:半导体行业观察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 相关阅读: / News More
  • 点击次数: 7
    2024 - 03 - 15
    2023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恢复向好,出口降幅收窄,效益逐步恢复,投资平稳增长,多区域营收降幅收窄。一、生产恢复向好2023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增速比同期工业低1.2个百分点,但比高技术制造业高0.7个百分点。12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图1 电子信息制造业和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2023年,主要产品中,手机产量15.7亿台,同比增长6.9%,其中智能手机产量11.4亿台,同比增长1.9%;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3.31亿台,同比下降17.4%;集成电路产量3514亿块,同比增长6.9%。二、出口降幅收窄2023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6.3%,比同期工业降幅深2.4个百分点。12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5.5%。图2 电子信息制造业和工业出口交货值累计增速据海关统计,2023年,我国出口笔记本电脑1.4亿台,同比下降15.1%;出口手机8.02亿台,同比下降2%;出口集成电路2678亿个,同比下降1.8%。三、效益逐步恢复2023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5.1万亿元,同比下降1.5%;营业成本13.1万亿元,同比下降1.4%;实现利润总额6411亿元,同比下降8.6%;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2%。图3 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累计增速四、投资平稳增长2023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3%,比同期工业投资增速高0.3个百分点,但比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低0.6个百分点。图4 电子信息制造业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五、多区域营收降幅收窄2023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东部地区实现营业收入102827亿元,同比下降1.2%;中部地区实现营业收入25331亿元,同比下降1.5%;西部地区实现营业收入21903亿元,同比下降3.3%;东北地区实现营...
  • 点击次数: 12
    2024 - 03 - 15
    2023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称“软件业”)运行稳步向好,软件业务收入高速增长,盈利能力保持稳定,软件业务出口小幅回落。一、总体运行情况软件业务收入高速增长。2023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3.8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23258亿元,同比增长13.4%。图1  2014年-2023年软件业务收入增长情况盈利能力保持稳定。2023年,软件业利润总额14591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7.9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利润率提高0.1个百分点至9.2%。图2  利润总额增长情况软件业务出口小幅下滑。2023年,软件业务出口514.2亿美元,同比下降3.6%。其中,软件外包服务出口同比增长5.4%。图3  2014年-2023年软件业务出口增长情况二、分领域情况软件产品收入平稳增长。2023年,软件产品收入29030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23.6%。其中,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2824亿元,同比增长12.3%。信息技术服务收入较快增长。2023年,信息技术服务收入81226亿元,同比增长14.7%,高出全行业整体水平1.3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65.9%。其中,云服务、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12470亿元,同比增长15.4%,占信息技术服务收入的15.4%,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集成电路设计收入3069亿元,同比增长6.4%;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11789亿元,同比增长9.6%。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稳步增长。2023年,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2232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两位数增长。2023年,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10770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
  • 点击次数: 24
    2022 - 04 - 02
    近日,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加入集成电路知识产权联盟·西部分联盟,将和联盟共同推动重庆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4月,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液晶面板制造企业,注册资本为60亿元,为惠科股份公司全资子公司。公司主要研发、生产、销售半导体显示器件、整机及相关产品。先后获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绿色工厂等荣誉资质。集成电路知识产权联盟·西部分联盟落户重庆以来,在推动重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加强行业交流合作、宣传推广优秀实践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联盟队伍迅速发展壮大。未来,西部分联盟将在工信部电子信息司、重庆市经信委等相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以西部分联盟为平台载体,逐步导入资源,支撑重庆集聚集成电路产业人才、汇聚高端技术、建立产业生态,为重庆集成电路产业集聚与生态发展贡献力量。欢迎集成电路领域的企业、投融资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等相关单位踊跃申请,共同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贡献力量。集成电路知识产权联盟简介集成电路知识产权联盟(ICIP Alliance)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及国家和地方相关主管部门指导下,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一研究所,简称“国家工信安全中心”)牵头发起、于2016年1月20日正式成立的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为联盟名誉理事长单位,国家工信安全中心为联盟理事长单位,联盟秘书处设在国家工信安全中心-CIC赛昇。联盟成员覆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相关装备和材料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标准化、科研院所、相关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互联网、内容与服务等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组织,旨在整合全产业链资源,积极营造全产业链融入和适应国际竞争规则、尊重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 点击次数: 21
    2022 - 03 - 30
    2022年1-2月份软件业经济运行情况  1-2月份,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称“软件业”)运行态势平稳,软件业务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利润增速明显回落,软件业务出口稳步增长。一总体运行情况  软件业务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1-2月份,我国软件业务收入11792亿元,同比增长11.6%[1],增速较2021年全年回落6.1个点,较2020和2021年同期的两年平均增速提高8个百分点。图1  2021年1-2月份以来软件业务收入增长情况  利润增速明显回落。1-2月份,软件业利润总额1332亿元,同比下降7.6%,增速较2021年全年回落15.2个点,较2020和2021年同期的两年平均增速回落11.8个百分点。图2  2021年1-2月份以来利润总额增长情况  软件业务出口稳步增长。1-2月份,软件业务出口77.5亿美元,同比增长7.1%,增速较2021年全年回落1.7个点,较2020年和2021年同期的两年平均增速高11.3个百分点。其中,外包服务出口实现快速增长,同比增长达25.7%。图3  2021年1-2月份以来软件业务出口增长情况二分领域运行情况  软件产品收入增长放缓。1-2月份,软件产品收入2714亿元,同比增长9.0%,增速较2021年全年回落3.3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收入的比重为23.0%。其中,工业软件产品收入316亿元,同比增长10.7%;基础软件收入同比增长10.6%。  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占比稳步提升。1-2月份,信息技术服务收入7703亿元,同比增长13.1%,在全行业收入中占比为65.3%,较去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1325亿元,同比增长11.3%,占信息技术服务收入的17.2%;集成电路设计收入325亿元,同比增长12.5%;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1261亿元,同比增长24.8...
  • 点击次数: 17
    2022 - 03 - 18
    发改高技〔2022〕39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厅(局),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各直属海关,国家税务总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税务局: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20〕8号,以下简称《若干政策》)及其配套政策有关规定,为做好2022年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集成电路企业或项目、软件企业清单(以下简称“清单”)制定工作,现将有关程序、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条件和项目标准通知如下:一、本通知所称清单是指《若干政策》第(一)条提及的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线宽小于28纳米(含)、线宽小于65纳米(含)、线宽小于130纳米(含)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或项目的清单;《若干政策》第(三)、(六)、(七)、(八)条和《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关于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财关税〔2021〕4号)、《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关于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进口税收政策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关税〔2021〕5号)提及的国家鼓励的重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软件企业,集成电路线宽小于65纳米(含)的逻辑电路、存储器生产企业,线宽小于0.25微米(含)的特色工艺集成电路生产企业,集成电路线宽小于0.5微米(含)的化合物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和先进封装测试企业,集成电路产业的关键原材料、零配件(靶材、光刻胶、掩模版、封装载板、抛光垫、抛光液、8英寸及以上硅单晶、8英寸及以上硅片)生产企业,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和承建企业的清单。二、2021年已列入清单的企业如需享受新一年度税收优惠政策(进口环节增值税分期纳税政策除外),2022年需重新申报。申请列入清单的企业应于2022年3月25日至4月16日在信息填报系统(https://yyglx...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contact us
软件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156 9636 9872
86 0755-2788 8009
重庆市渝北区黄山大道中段麒麟座D座17楼
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知识产权创新平台的建设依托工信部和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的支持, 凭借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的专业技术和行业资源,努力打造成国家级知识产权综合性平台。该平台搭建完成后有助于知识产权改革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加速科研与技术创新、技术与资本有效对接、 创新成果与产业合理布局,服务“十三五”时期知识产权战略,推动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Copyright ©2017 - 2021  北京赛昇计世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804417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101号